“大数据填报志愿”别成了“割韭菜术”

你必须尊重自己的兴趣,听从内心的呼唤,大数据才可能帮你做出高效而正确的决断。

▲资料图。图为某大型高招咨询会。图/视觉中国

对无数考生和家长,高考像一座大山,而对各行各业的商家,高考犹如一座富矿。“高考经济”已经惠及无数商家,而这两年最新的掘矿者,是无数的网络公司,他们祭出“大数据”这面高科技招牌,做上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生意。

在写这篇文章时,我做了一些简单搜索,发现这样的网站以及APP五花八门,提供的服务包括专家讲座、数据测试、数据查询、专家咨询等,每个项目收费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。

首先应该肯定,这样的数据服务有相当的应用价值。这些年来,有关教育部门每年印发的高校往年录取数据、公开解读的填报志愿技巧等资料,颇具参考价值。对家长和考生而言,无疑都是非常周到的服务。

但当我们翻检这些材料时不难发现,这些资料在数据的全面性以及检阅使用的直观便捷性上,都亟待改进。

传统的志愿填报,考生和家长手里都是拿着厚厚的几大本,字小行密,在心情无比焦虑的时候翻查这样的文本。在网络时代,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改进这些传统服务方式,让数据查询变得直观、形象,并且可以互动,这方面大数据技术大有可为。作为商业公司,提供数据服务收取费用,也在情理之中。

但部分公司打出的大数据填报志愿广告,让人平添几份疑虑。有号称“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”的,也有宣称“可达到保底院校的录取率接近100%”的。这类广告宣传,解释的弹性空间很大,而许多考生和家长处在焦虑惶恐中的病急乱投医,往往容易变成一些网站虚假宣传的牺牲品。

而更让人忧心的,是一些网站给考生提供的各类测试,有些是对考生性格进行测试分析,根据测试结果报告考生适合学什么专业。类似这样的服务,也都收费不菲。我试了一些,感觉和平时朋友圈里玩的各类测试游戏没有什么太大不同。

首先要质疑的是,这种测试的科学性能否经得起检验?其次,即使测试结果可靠,但我觉得,是否应该以性格测试作为填报专业志愿的依据,也值得三思。

职业选择确实与性格不无关系,但是,学生处在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,性格也可以改变。更何况,一个行业,一个职业内部,也都有非常细密复杂的分工,往往也需要性格不同的人。

所以,在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这个阶段,过多考虑性格与专业的匹配度,到底有多大必要?这类测试作为游戏,供大家消遣,无伤大雅,但真要作为生活工作中的决策依据,其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。

我们必须得承认,复杂的人类世界,没有办法靠数据精确量化,通过统计数据来认知现实世界,从来都不能尽善尽美。

即使现在建立在人工智能、云计算基础上的大数据技术,为通过数据揭示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内在规律,提供了与以往不可比拟的手段与可能,但数据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。简单地将数据等同于科学,制造新时代的“数据迷信”,如果不是思想上的幼稚,那就极有可能是出于商业利益的欺诈陷阱,值得我们警惕。

面对这种现象,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。一是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,改进相关服务,为社会提供可靠权威、使用便捷而且收费相对低廉的高考以及中考志愿填报服务;二是加强对大数据应用相关市场的监管,防止商业公司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把数据服务变成数据欺诈,规范市场,相关部门责无旁贷。

而对广大家长和考生来说,一定要看到,高考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,高考志愿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发展。明乎此,就容易在高考志愿填报保中持应有的理性和平常心,面对商业的鼓噪和喧嚣,别因为“数据迷信”交了智商税。你必须尊重自己的兴趣,听从内心的呼唤,大数据才可能帮你做出高效而正确的决断。

□王天定(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)

编辑 李冰冰 校对 范锦春

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